钢结构建筑钢材回收率达到90%,预制建筑迎来风口
预制建筑以部件预制为核心,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将部分或全部部件提前在工厂预制,运输,并通过一定的连接方式在施工现场拼接组装分散的预制构件。目前预制建筑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实施的119个预制建筑示范项目,混凝土结构占46%,其次是35%。
作为建筑工业化的解决方案,这种建筑方法的创新和探索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从当时提出的建筑业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到1999年住宅产业现代化,到2010年建筑业现代化,再到2016年预制建筑,中国探索建筑业创新的方式真正全面布局。
近年来,绿色建筑和预制建筑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制定制定行业标准,制定建设目标。全国分为“重点推进,积极推进,鼓励推进”三类地区有重点“自上而下”到2020年,预制建筑占新建筑的比例分别达到20%/15%/10%。
在2018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会议上,许多钢结构行业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政策指导,预制建筑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随着预制建筑规则和时间表的出台,整个市场已经迎来“风口”。
据前瞻性产业研究所预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钢结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杭萧钢结构集团董事长陈瑞曾告诉记者:“钢铁行业与钢结构的关系可谓一拍即合。钢结构建筑具有钢材回收率高达90%的优点。一旦能大量建造,钢结构建筑将成为钢材储存仓库。因此,钢结构作为绿色建筑,特别是新建筑工业化的代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预计2018-2023年中国装配式建筑业市场前瞻性和投资规划深入分析报告将根据上述计划进行分析“2020年,预制建筑占新建筑面积的15%以上”根据要求,预制建筑面积预计2020年将超过8万平方米,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
随着房地产企业巨头的卡片,预制建筑的市场前景越来越清晰,巨大的资本投资为预制建筑开辟了市场空间。碧桂园、万科、绿地等房地产行业巨头凭借自己的施工技术,在这个巨大的机遇前抢占了座位。
一些钢铁企业表示,目前钢铁行业刚刚复苏,大多数钢铁企业并不愿意更接近下游用户的实际需求,但数十亿的生产线改造成本让许多钢铁企业望而却步。
正因为如此,钢结构企业还没有突破利润的上限。精工钢结构总裁邱建华告诉记者,目前大多数钢结构行业企业的利润都很微薄。据记者统计,除杭萧钢结构(600477)外.SH)除少数企业外,大多数钢结构企业的净利润并不理想。精工钢结构(600496.SH)2018年季度的净利率仅为1.19%的净资产收益率(加权)只有0.64%富煌钢结构(002743.SZ)季度的净利率也保持在1.54%的微利状态。
然而,随着政策的大力推进,钢结构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正在得到解决。2016年,《关于大力发展预制建筑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大力发展预制建筑的目标和任务,并密集出台了相关后续政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的三套预制建筑标准开始实施。方正证券认为,从竞争结构的角度来看,行业内企业的经营效率分化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周一至周日8:30~17:30